明天,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世界环境日”。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谈如何理解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环保老兵”,1972年,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与曲格平先生就世界环境日主题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们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曲格平: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人类面临着重大生态环境危机,这是不争的事实。去年年底出现的金融危机,可能会暂时转移人们对全球面临的长期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注,但是不应当忘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等各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仍在继续朝不利的方向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
因此,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不仅要求世界各国提出短期的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对策,更需要提出长期的有关经济、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在这次金融危机面前,如果各国能够加快经济转型,加快绿色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不仅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也会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与资源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记者: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2003年以来,中国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0.2%上升到2007年的70%以上,短短几年内提升了10个百分点。与偏重的产业结构相对应,中国能源资源消费也增长迅速。这些都表明,减少污染是当前我国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曲格平:近年来,中国开始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社会理念;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规划和措施。这些发展理念和总体发展目标的转变,正在逐步改变着中国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从环保角度而言,可以称为一次新的环境觉醒。
经过共同努力,2006年中国开始扭转多年来单位GDP能耗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到2008年,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保持了下降趋势。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公众十分关注的水体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
天辰注册链结仍然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改善。
特别是近年来,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拿煤电生产和消费情况来说,2000年中国原煤生产12.99亿吨,消费13.2亿吨,到2008年原煤产量达到了27.5亿吨,消费也达到了27亿吨,大大超过预期;电力装机连续多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亿千瓦左右,2008年底达到7.92亿千瓦,其中燃煤电厂装机容量近6亿千瓦,煤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虽然到2008年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达到60.4%,但煤电生产和消费如此快速增长,大大抵消了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
记者: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长期进程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和冲击空前巨大。
曲格平:是这样的。根据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从中国今后20年发展的一个基准情景(保持现有技术进步和政策趋势,单位GDP能耗每5年降低17%—18%)估计,到2030年,中国仍然需要消耗44亿吨原煤和9亿吨原油,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这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可想而知,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一个核心是环境、能源利用效率的竞争。从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未来各种可能的发展情景来看,为了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应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压力和冲击,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必须大幅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减少各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效实现环境质量的全面好转,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国家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安排了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国内不少专家呼吁,4万亿元投资应该实行“三绿”政策,也就是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增长。
曲格平:中央政府一直重视环境生态保护,天辰平台内部消息4万亿元投资中涉及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的有3500亿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是要用好这笔投资,二是地方政府要配套投资。归结起来就是狠抓落实,因为再好的政策措施如果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不落到实处,不但起不了好作用,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
我到一些地方去,很多人确实跟我讲,现在应对金融危机困难很多,要保增长,保就业,环境监管就别太严了。不必讳言,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政府放松环评要求搞“两高一资”,对企业违法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个别现象。
实行“三绿”政策的建议,值得各方面的决策者好好琢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仅不应放松环境与资源保护,而且应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更多地想想长远。当前毫不动摇地淘汰落后产能,毫不留情地卡住“两高一资”,抓住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几年后必将尝到甜头。